发布时间:2025-10-17 11:29:20    次浏览
近年来,广州在垃圾收费问题上,摇摇摆摆地推出过三个方案:先是按袋计量收费,后考虑采用随水费征收,最新的是混合垃圾收费方式,即,混合垃圾多付费、分类垃圾少付费。有关官员在回应这第三方案是“变相鼓励不分类投放垃圾”时表示,这是惩罚性收费,而不是鼓励垃圾不分类。垃圾实施分类,从源头上予以分流,这已在全世界被证明是最有效解决垃圾围城问题的方法。所以,当广州市在两年前开始大张旗鼓地推行垃圾分类工作时,得到了全市人民的拥护。轰轰烈烈的造势活动过去两年了,广州垃圾分类工作到底进展如何呢?从我自己亲眼所见,可以说进展缓慢,实效不大。中国有句古话,叫作“一鼓作气,再而衰,三而竭”。广州垃圾分类工作的最大问题,就是在声势最盛的时候,没有一鼓作气地做好、做实,结果导致现在无论是在气势上,还是在动员能力上,都处在了“衰竭”状态。两年过去了,垃圾分类具体收费方案,至今还没有一个定论。有关部门在垃圾收费模式上摇摆不定本身,暴露出一个弊病,就是制定方案时未能秉持处理公共事务应有的公正立场,没有充分考虑公共利益最大化,而是或多或少盘算己方输赢,寻求己方利益最大化。具体到垃圾分类收费问题上,上述三种方案中的哪一项,能真正对垃圾分类起到正面积极作用?按袋计量收费,做的是袋子生意;随水费征收,市民用水跟垃圾分类何干?对混合垃圾惩罚性收费,则会让人想到多交钱就可以不分类,这不是让垃圾分类又变成了可以用钱搞掂的生意吗?因此,要想让垃圾分类工作真正见实效,不要先想着惩罚市民,而是先整治那种太过随意的“生意”意识。